高三网 试题库 作文库 大学库 专业库

当前位置: 高三网 > 艺术特长生 > 正文

离骚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表现在哪几方面

2022-10-18 13:05:55文/丁雪竹

《离骚》,屈原所作,共373句,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县)人。他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们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流丧,他满怀忧愤之情,跳江自尽。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离骚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离骚的艺术成就有哪些

1、开创文人鲜明个性的创作

楚辞出现以前,中国诗歌还基本上属于群性的创作,一般说来,它们内容比较单纯,句式和篇幅也比较短,特别由于是群众创作,因而还缺少全面反映诗人性格的作品。

屈原出现以后,中国文学史上才出现了伟大诗人的名字,出现了集中反映诗人全部思想感情和个性的诗篇。

2、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离骚》是一篇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吸收和发展了古代人民口头创作——古代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离骚的前半部分,着重写诗人对于自己经历和遭遇的描写。

但诗人在表现手法并不是完全实写的,而是把自己生活上的经历和感情升华为一种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不可调和的斗争,以新奇的比喻,夸张的描写。

表现善与美的崇高,恶与丑的卑鄙龌龊,表现了光明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从而把一个时代的面貌整个呈现出来,启发人的认识,给人以正确的爱憎,激励人的心灵。

在后半部分,诗人更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的意境,写出了他的深刻的内心世界。诗中用上天下地描写,希望和失望的回旋反复,尽情地吐露了诗人的郁闷。

3、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比兴手法运用独具特色

《离骚》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其具体表现为:在广度上,它较多地应用比喻,构成庞大的比兴系统。

在深度上,较之《诗经》更为注意比兴中“此物”与“彼物”的内在联系,用作比喻的事物与全篇所表达的内容统一,富有象征性。

如诗中用“美人”喻指楚怀王,用“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使诗中的意名胜具有了象征意义。

4、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形成了一种新诗体(形式和语言)

《离骚》的形式吸收和借鉴了南方楚地的民歌而成,但它有吸收了当时蓬勃发展着的新体散文的笔法,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

把诗句加长,结构扩大,既增加了内容含量,又增强了表现力。它采用了大量的楚地方言入诗,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用得最普遍的“兮”,便是在当时民间诗歌,特别是楚地民歌中经常出现的口语,这一词语既增强了诗中咏叹的抒情气氛,又极大地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性和音乐美。

屈原《离骚》的思想内容

《离骚》为屈原的代表作品,是一首自序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离骚》的写作时间有不同说法。写于作者被顷襄王放逐江南之后的可能性较大。这时的屈原“老冉冉其将至”,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屡遭腐朽贵族势力的排挤和打击,面对国家的日益衰败,而又救国无路,“优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语)。

《离骚》的基本内容就是表现作者对实现自己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和对恶势力的不懈斗争。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从篇首到“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是写诗人对以往历史的回溯;从“ 女嬃之婵媛兮”到篇末为后一部分,是描写诗人追求理想失败以后,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艺术特长生 更多内容